首页 生活 正文
冬天蜱虫都去哪里了(钻树林、滚草坪,春游小心虫上身)

来源:网友提问 浏览数:2456 关注:101人

最佳回答:

憋了一个冬天,终于可以在春天的暖阳里踏青、赏花、拥抱大自然。不过在和草地、树木亲密接触的同时,别忘了做好自我防护,小心有种虫虫不请自来,被咬一口还是小事,万一感染疾病就得不偿失了。

近日,疾控君接到好友求助:

疾控君,想咨询一下,我感觉自己头上好像掉下来一只虫子,但又没有被虫咬的感觉,甚至也没感觉到有虫在我头上呆了这么多天,这是咋回事呀?

好友老张

经鉴定,这个虫是一只蜱虫(俗称草爬子),而且已经吸饱了血。

疾控君

老张,你是否前段时间有去草丛、树丛或者灌木林之类的地方?

啊~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去过XX公园游玩,在树丛旁跟朋友聊天待了一段时间。

这种蜱虫主要就是这些环境活动,下次可要小心了,一定要注意防护……

下面疾控君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关蜱虫的相关知识~

蜱虫,大家应该对它已经不是那么的陌生了,虫虽小,危害却很大,它携带的病原种类远多于蚊虫,能传播多种疾病,损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

1 疑问一:蜱虫会在哪里出现?

答:上海地区的蜱虫主要活动在草场植被、低矮灌木丛、杂木林等环境,它的活动时间主要在4-10月。

2

疑问二:蜱虫是怎么做到在头上停留好几天,还不被人察觉?

答:蜱虫是营寄生生活的蛛形纲节肢动物,它需要通过吸血来生长发育并繁殖。由于蜱虫的头部有一个叫口下板的器官,这个器官的作用就是输送吸食的血液到口和咽部。为什么要特别说一下这个器官呢?正是由于这个口下板上面有许多倒齿,所以蜱虫叮咬到人或动物身上时,这些倒齿就勾住了人或动物的皮肤。而且蜱虫的口器还会分泌类似黏合蛋白的物质起到麻痹和加固作用,这种麻痹作用使人不宜察觉蜱虫的存在。估计这只蜱虫是攀在灌木丛的枝头,搭上衣服攀爬到头顶,也可能是从鸟身上跌落到头上。

(蜱虫口下板及齿式)(网络图片 教科书上图片)

3 疑问三:蜱虫会像蚊子一样,叮咬人的全身吗?

答:蜱虫对气味、震动、阴影及外表等**因素均可引起趋向行为。一般蜱虫喜欢找人或动物的隐蔽部位,主要是在皮肤较薄、不太容易被骚动的部位。比如:人的颈部、耳后、肚脐、脚趾缝、腿部这些部位,都容易被蜱虫叮咬;对于动物,也主要集中在叮咬耳朵、颈部、四肢的股内侧、尾巴和肛周围这些柔软部位。

(图片来自病媒生物科普讲座)

4 疑问四:怎么辨别这个虫是不是蜱虫?

答:蜱虫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其中幼虫、若虫和成虫都要寄生到宿主身上吸血才能蜕皮并长大一龄。那么我们只要记住,如果在身上发现有小虫子,看有几条腿,幼蜱只有6条腿,也就是3对足;若蜱和成蜱都有8条腿,也就是4对足。体形上若蜱和成蜱都有点像一粒黑芝麻,吸饱血后的体形会变成蓖麻子或黑豆那么大。幼虫很难发现,它的体形非常小,而且颜色较淡,通常是淡黄色,不仔细看是很难发现的。如果哪位市民能发现幼虫爬到了身上或是您家爱宠身上,说明这位市民的视力非常好。

5 疑问五:外出游玩,如何才能防止被蜱虫攀上呢?

答:蜱虫喜欢在阴凉的草丛、树木等环境栖息,大家出去游玩也喜欢避开大太阳,躲在阴凉的树下、躺在绿油油的大草坪上,这时候就容易被蜱虫盯上了。还有些喜欢户外探险的朋友,各种高矮树丛、芦苇荡,您喜欢往那里钻,蜱虫也喜欢。

所以,防止蜱虫上身,就要远离这些环境:

1、不要靠着树旁乘凉,草地野营时铺好地垫;

2、不要在草地/草丛、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

3、走路要走在路的中间,远离路边野草灌木;

4、身上可涂抹驱避剂防蜱攀上身;

5、建议穿着浅色、光滑、收口的长袖长裤,戴好帽子;

6、**露脚趾的凉鞋、拖鞋等;

7、离开草坪、树丛或探险结束时,记得要及时检查一下全身,避免蜱虫停留在身上和衣服上;

8、带爱宠出游的市民,回家后也要及时检查下您家的宠物身上是不是会有蜱虫。

6 疑问六:万一被蜱虫咬了,我该怎么办?

答:万一发现有虫在身上,千万不要大意,一开始有可能误以为是痣,过几天如果变大,就要当心有可能被蜱虫叮咬了。如何处理我们以前也介绍过很多次(春夏蜱虫活跃期,小心这种蜱传病),但对于一般市民来说,还是建议不要自行处理,请前往医院进行就诊。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DZ2312100

供 稿:范明秋

编 辑:董莉薇

审 稿:冷培恩 冯晓刚

获赞:349

收藏:17

回答时间:2024-09-21 06:14:21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ahhrhs.com/241959/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今日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