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正文
铜皮(风帆战列舰时代的铜底舰队)

来源:网友提问 浏览数:4244 关注:384人

最佳回答:

导言:英国史学界长久以来奉行一种观点,十八世纪英国造船业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导致英国战舰在各项指标上都逊于法国和西班牙战舰,英国的海上霸权完全归功于皇家海军将领和官兵的职业素养和优异表现。这个观点未必有全面的史实根据,但迎合了两百年来英国社会各界对皇家海军的崇拜情结,因此广为流传。


1714至1815这一百年间,法国建造的战舰有半数以上落得击沉或俘虏的结局。英法争霸的收官阶段(1793-1815),法国总共建造战列舰133艘,巡洋舰127艘,无论数量还是吨位都史无前例。然而这期间法国海军丧失战列舰112艘,巡洋舰126艘,平均每个月要丢掉一艘战舰。要知道法国海军绝非乌合之众,具体战例证明大多数将官的职业素养也堪比英国同行。在一个海战很难决定胜负的时代取得这样不堪入目的战绩,很难让人相信法国战舰性能优异的观点。

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造船业固步自封却是不争的事实。从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到1744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皇家海军战舰的定制三十年不变。海军部制定的《1719年定制》(The1719Establishment)在二十多年间只有细微的变动,英国战舰因此被法国西班牙的新型战舰迅速赶超。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并非技术落后,而是英国议会**的保守和短视。无论海军理事会还是军械理事会,都对技术革新不感兴趣,因为铢锂必较的议会 从来不愿在这上面花钱。英国政客们仅仅满足于纸面的兵力优势,只要皇家海军拥有足够数量的70 门炮以上战列舰便万事大吉,没有人关心战舰的尺寸和性能,以及舰炮的口径。

英国一艘三级战列舰的图纸

1739年英国和西班牙之间因贸易***发的一场战争,却给皇家海军敲响了警钟。1740年4 月间的一场海战中,三艘皇家海军的70门炮战列舰围攻一艘西班牙70门炮战列舰,经过六个小时的苦战才迫使对手投降。战斗中西班牙战舰的火力之猛让英国人大吃一惊。此后海军部咨询高级将领改革战舰规格,随即出台《1745年定制》。新定制依然未能摆脱陈腐观念的束缚,继承了旧定制的种种弊端,战舰吨位和舰炮口径只是略微增长。

詹金斯耳朵战争期间的英法海军舰船较量

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47年*发的两次菲尼斯特角海战彻底暴露了英国战舰定制的保守落后。这年5月的第一次海战中,法国新型74门炮战列舰“无敌号”(Invincible) 为了掩护舰队主力撤退,单独挑战六艘英国战列舰,战至舰上绝大多数官兵非死即伤才降旗 投降。英国舰队司令安逊对“无敌号”的强劲战力深感敬佩,不但亲自上舰受降,还指示海军理事会派专家仔细考察这艘战舰。结果让海军部高层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无敌号”长52米,宽15米,吃水6.5米,排水量将近1,800 吨,装备36磅火炮28门,18磅火炮30门,以及8磅火炮16门。“无敌号”无论吨位还是火力都超过英国90门炮的二等战列舰,令人担忧的是“无敌号”代表法国海军主力舰的定制,同一档次的英国70门炮三等战列舰各项指标都望尘莫及。英法战舰火力的差距源于吨位的差别,而吨位越大造价越高,没有足够的军费一切争论都是枉然。海军部于是掀起一场追赶法国的**运动,动员舆论压力逼迫议会拨款建造新式战舰。安逊出任首席海军大臣以后,立刻给海军理事会人事大换血,提拔斯雷德(ThomasSlade)为总建造师,开始大规模仿造法国的新型战列舰。此后三十年,排水量 1,700吨左右的74门炮战列舰成为皇家海军的主力舰。

无敌号战列舰

1784年,法国数学家波尔达(JeanCharlesdeBorda)出任海军舰船总监,重用舰船专家萨内(Jacques-NoëlSané),主持了法国历史上规模大的一次造舰计划。萨内是帆船时代伟大的建造师之一,他为法国海军设计了全新的一、二、三等战列舰,无论吨位还是火力都全面超越英国同等战舰。萨内的成名作是 1790 年下水的118门炮一等战列舰“海洋号”(Ocean),虽然排水量超过 5,000 吨,但机动性能堪比巡洋舰。萨内大的成就莫过于设计了“悍勇级”战列舰(TemeraireClass)。这款新型74门炮战列舰排水量 2,900 吨,舰炮配置为36磅火炮28门,24磅火炮30门,8磅火炮16门。“悍勇级”战列舰相比皇家海军的 74门炮战列舰,吨位大70%,火力强 20%。此后二十年,法国总共建造了“悍勇级”战列舰 107艘,开创一项世界纪录。1793年英法重新开战以后,皇家海军俘获数艘“悍勇级”战列舰,再次为之震撼。1798年以后英国新建的三等战列舰几乎都是“悍勇级”的翻版。

战斗中的悍勇级战列舰

法国战舰的设计优势却未能转化为战术优势。 十八世纪英国战舰的吨位和尺寸一直落后于同 等法国战舰,但使用的木料厚重结实,经过长时间的干燥处理,木板接合牢固,桅杆、风帆、 索具等等的质量都无与伦比。英国战舰的建造理念是结实耐久,维护费用低廉,能够经受风 浪和战火的考验。反观法国战舰, 虽然设计精巧,线条优美,但使用的木料轻薄, 结构脆弱, 抗风浪能力不强。法国布列斯特舰队司令罗吉弗尔(comtedeRoquefeuil)在1771年抱怨道:“那些建造师都是*子。他们造的船很长很轻,结构脆弱,因为他们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一切。新舰下水以后的首航如果表现优异,建造师的名声就得到了保证。然而短短几年以后这艘战舰就需要花费巨资重建才能编入战斗序列,而当初引以为豪的速度优势早已丧 失。”

虽然英国造船业的设计理念不如法国同行先进,但英国战舰在别的方面却领先潮流,取得了 难以撼动的战术优势。值得一提的当属火炮设计。帆船时代的舰炮设计自从十七世纪初期定型,其后两百多年没有质的飞跃,但层出不穷的技术革新大幅度提升了火炮的战斗力。十八世纪中期,英国人发明了火炮燧发机。这其实将燧发火*的击发装置放大以后安装在火炮上,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战术影响深远。此前的舰炮仍然依靠火绳点燃炮顶火门,从点火到发炮往往有几秒钟的延迟,使得火炮瞄准成为徒劳之举。燧发机消除了发射延迟,而且炮手可以站在火炮后面瞄准以后拉绳击发,极大提高了火炮射速和精度。由于燧发机无法在现有火炮上安装,皇家海军从1745年开始逐步更换燧发火炮,以四十年之功才基本完成换装。法国在这方面起步很晚,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还未能全部换装。英法争霸的收官阶段,皇家海军的炮火无论射速还是 精度都远远高过法国海军,官兵训练水平高固然是主要原因,燧发机也功不可没。

皇家海军另一项火炮技术革新却是纯属偶然。1759年,卡隆(Carron)炮厂在苏格兰开业, 几年后专为商船设计了一种火炮,冠名卡隆炮(Carronade)。卡隆炮的炮身长度只有相同 口径舰炮的一半,加上火*用量少,因此份量很轻。一门36磅长身管舰炮往往重逾三吨,而 36 磅卡隆炮重量却不到一吨。卡隆炮的射程只及长身管舰炮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几百码的有效距离,但后座力也弱,*作方便,重要的是近距离*伤力非常强劲。因循守旧的军械理事会自然看不上这个怪胎,卡隆炮很多年都未能登堂入室,跻身火炮甲板。多亏了首席 海军大臣桑维奇慧眼识珠,挑选几艘战舰试用卡隆炮,结果取得令人瞠目的战绩。

卡隆炮

1782年,装备卡隆炮的高龄战舰“彩虹号”(Rainbow)以猛烈的炮火逼迫法国新型巡洋舰“黑贝号”(Hebe)投降,立刻引起轰动。此后卡隆炮迅速装备皇家海军各级战舰,基本取代了船楼的小口径舰炮。卡隆炮的口径往往比标准舰炮大一号,英国莱达级(Leda Class)巡洋舰装备的舰炮为18磅,装备的卡隆炮口径却几乎大一倍, 弹丸重量为32磅。很多战列舰甚至装备了68磅卡隆炮,近战时发射五百颗弹丸的霰弹筒,对准敌舰尾部一炮轰去,便能荡平敌舰火炮甲板。卡隆炮在不牺牲战舰机动性的条件下极大地提升了火力,成为皇家海军的*手锏。

关键的一项技术革新却与火炮和战舰的设计理念无关。对于帆船时代的战舰来说,大的威胁往往不是敌人的炮弹,而是附着船底的贝类。这种俗称“船虫”(Shipworm)的海洋生物擅长在木头里打洞,能够将船底蛀蚀得千疮百孔,导致严重破损。此外长期出海的战舰 船底还会附着水草,越长越多,使得船速越来越慢。人类自从有航海史以来,一直在寻求各 种对策抑制船虫和水草的生长,但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性,效果都不够理想。各国战舰只能 定期返回港口清理船底,不但耗费人工,还往往贻误战机。

船虫

十八世纪的欧洲是科学昌明的时代,冶金和化学发展迅猛。大概在1750年前后,英国开始 试验用铜皮包裹船底,以杜绝船虫和水草的附着。1761年,皇家海军巡洋舰“警钟号”(HMS Alarm)在整个船底敷设铜皮,然后出海巡航两年以后回来检验,发现防护效果极佳,船底没有发现任何异物。然而新问题很快出现,包裹船底的铜皮几年以后开始剥离脱落,原因是 固定铜皮的铁钉因电解作用而逐渐腐蚀,终断裂。 科学家经过多年试验攻关终于找到对策, 1786 年皇家海军开始用铜锌合金钉代替铁钉固定船底铜皮,解决了这个问题。

美国独立战争*发以后,法国、西班牙、荷兰先后向英国宣战。皇家海军面临严峻挑战,舰队 出海作战越来越频繁,时间越来越长,定期清理船底便成了奢望。海军部因此决定用铜皮包 裹所有战舰的船底。到1781年为止,共有96艘战列舰、115 艘巡洋舰、182 艘其它军舰置备了铜底,成为世界上第一支“铜底”舰队。

铜底给战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战术优势。帆船时代的建造师费尽心思改良船体线条,以取得 较高的航速。法国在这方面领先潮流,涌现了一大批精通“水动原理” (Hydrodynamics) 的设计师。法国战舰素来以优美流畅的线条著称于世,然而相比英国战舰速度优势并不明显。法国海军将领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咎于本国战舰的建造质量低劣。这其实是十八世纪科学界的一个认识误区。帆船时代的航速通常低于十节,这个速度条件下战舰航行的大阻力来自船体表面和水的摩擦力,而与线条无关。铜底战舰因为船底表面光滑,阻力远远小于普通战舰。皇家海军战舰置备铜底以后,速度往往莫名其妙地猛长。这个意外之得颇让海军理事 会的专家们摸不着头脑,只关心实战表现的将官们自然欣喜若狂。

水动原理

十八世纪后半叶,法国、西班牙屡次联手对抗英国,法西联合舰队也经常取得对皇家海军的 压倒优势,却始终不能转化为胜势。皇家海军以掌握制海权为宗旨,以摧毁敌国海上力量为 目标,以舰队会战为方针。英国战舰的设计并非先进,但取得了性能指标、战术原则与战略使命的高度一致。反观法国、西班牙战舰,虽然具备很多优点,却无法在战斗中发挥作用。归根结底,战舰不是一具空壳,而是战略思想和战斗精神的载体。法国海军想要战胜对手,仅仅依靠先进设计远远不够,还必须改进体制、提高组织纪律性和训练水平。然而直到法兰西帝国土崩瓦解,法国海军都未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军事奇才拿破仑可以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陆军,却对海军束手无策,徒唤奈何,而法国海军的颟顸无能终断送了拿破仑的欧陆霸权。

获赞:570

收藏:80

回答时间:2024-05-19 18:15:34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ahhrhs.com/238336/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今日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