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神虚(远古的印痕)

来源:网友提问 浏览数:3109 关注:212人

最佳回答:

封泥——远古的印痕

王志敏

与我们现时用印泥钤印的印痕不一样,古代玺印用在文书上是非常特别的,当时的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和木札上,封发时装在一个斗槽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上玺印;如果简札较多,则装在一个口袋里,在扎绳的地方填泥打印,以作为信验,防止私拆,封发物件也常用这个方法。这种钤有印章的土块称为“封泥”(图1),有点像我们现时还经常使用的火漆,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魏、晋后,纸帛盛行,封泥这种制式就废止了,到南北朝时期,印章的使用才逐渐变成了现在蘸上印色钤盖到绢或纸面上这个样子。 玺印钤印在封泥上,只有凹凸不平形象,要玺印反映到纸张上,就要对封泥进行抚拓,制成拓片,叫做封泥拓片(图2),但印人习惯上仍简称作封泥。由于原玺印多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在拓片上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变化丰富,很有特色。可以讲,这些封泥所表现的,正是古时玺印在实际使用时的面貌。我们现时见到的用印泥钤盖出来的古代玺印的朱迹,在当时是无法看到的。

图一

别小看这块小小的泥巴,它可蕴涵着极大的文化信息。晚清大学者王国维就曾讲:“封泥之物,与古玺相表里,而官印之种类,较古玺印为尤夥,其足以考正古代官制、地理者,为用至大。”由于这些封泥所用的材料只是普通的泥土,易于风化残泐,反映在拓片往往斑驳而多变化,富于所谓“金石味”。它同时也是古玺印在当时使用的直接表现形式,因此它的出现,自然就成为了后代文人篆刻所取法的对象之一。

图二

封泥的出土较晚,至嘉道年间始有所见到,学者们对它的了解还比较初步,吴荣光和赵之谦等人还以为这是铸印用的“印范”。而将封泥的艺术特点早吸收到篆刻作品中来的,要数清代的篆刻大家赵之谦。在他留下的作品中,就有部分作品就受到封泥的影响。其中《汉石经室》(图3)一印的表现形式就来自汉封泥,古朴而雅致。作为晚清的篆刻大家,他转益多师,除了向前辈的篆刻家学习外,一向主张“印外求印”,即向印章以外的文字形式学习。在他刻的《松江沈树镛考藏印记》白文印的边款上他曾讲过:“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所谓秦诏汉灯,是指刊刻在秦代诏版或器量上的诏书文字和汉代灯具上的文字。这些文字的书法特点既有与刻印用的谬篆相似的效果,又体现出书写和装饰性,与封泥是同一时期的文字形式,因此同样成为后世篆刻创作取法的对象。

图三

此后,在篆刻创作中直接取法于封泥的作者中,有大成的要数吴昌硕、邓散木了。吴昌硕的篆刻,除深得《石鼓文》篆书的影响,所取法的资料更为广泛。玺印以外,更参用金文、陶文、封泥、汉三国篆碑、汉晋砖瓦文等等。创造出高古雄浑,大气磅薄的风格,“把六百年来的印学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峰”(沙孟海语)。一向以“道在瓦甓”的他,取法封泥的代表作就有:《明道若昧》(图4)等。对封泥入印,他更有“方劲处而兼圆转,古封泥时或见之”、“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学封泥者宜守此二语。”深刻体会,为后学留下了真切的感受。

图四

邓散木是吴昌硕的再传**,赵古泥的学生。他学有专攻,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更重要的是吸取了吴昌硕篆刻作品中取法封泥一路的艺术特点和赵古泥的篆刻风格,加上个人对刀法的特殊体悟,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浑厚大气的风格。典型的作品如:《帝好少臣已老》(图5)等。

图五

由于封泥拓片表现了古时玺印在当时实际使用的面貌,与我们现时见到用印泥钤盖出来的古代玺印不同,更有封泥本身风化残泐的金石效果,给人们在用印泥钤盖的印章无法表现出来的特有风姿。1979年8 月出版的《上海博物院藏印选》一书中,也专门为所选的玺印制作了封泥,拓成拓片,附印在朱色印泥钤盖的作品之下,让学者可以参阅到该印作效果的另一面,十分别致,令人爱不释手,影响非常广泛。

封泥是古人直接使用的玺印痕迹,与我们现时见到的古代玺印多为明器不同,因此它反映出古代使用玺印真实的一面,从而吸引更多人去研究和仿效,尤其是在当代。对于当代的篆刻家来讲,即使不一定在封泥上大做文章,封泥对篆刻创作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而不少篆刻家更是直接取法封泥艺术特点,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相信日后对封泥的研究还会不断地深入,它对篆刻艺术创作的影响也会继续存在。

获赞:493

收藏:53

回答时间:2024-05-04 00:13:57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ahhrhs.com/237563/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今日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