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濮阳一高(市一高高三二级部备考纪实)

来源:网友提问 浏览数:8842 关注:218人

最佳回答:

四月万紫千红,高考倒计时的指针轻轻拨过34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濮阳,城市按下“暂停键”。

疫情碰上高考备考,时间不等人,疫情伊始,学校立刻通知静态管理。事起突然,一面是处于备考的关键时期的学生,一面是处于封闭状态的家庭。高三二级部的45名老师立刻决定选择留校,静默抗疫,静待花开,传承一高精神,平安备战高考。

疫情防控之初,19/20班老师们第一时间全部到位,田利锋老师爱人是医务工作者,孩子上小学,只能把孩子带到学校,和孩子一起吃住在校,孙丽芳老师孩子面临中考,也依然坚持在校,王永勤老师爱人在外地上班,两个孩子一个小学一年级,一个幼儿园,把孩子托付给了妹妹。邢晶老师两个孩子,小的还没断奶,由于疫情,学生要上课,“狠心”给孩子断了奶,把上一年级的女儿带到了学校。万丽敏老师爱人在南乐上班,由于疫情,让爱人专门请假在家照顾孩子,自己吃住在校。王国彦老师自5.2号一直吃住在校,作为班主任老师,时刻陪伴着学生。疫情见大爱,待疫情散后,我们的前方一定是光明的,清华北大也会打开大门欢迎这届“三年疫情考验过的”坚强生、优秀生。信心满满冲刺高考,一高必赢!

高三冲刺阶段的学习要抓住一分一秒,与时间赛跑,师生同心,奔向高考。为了保障后冲刺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三二级部物理组七人封校期间全部在岗,吃住在校。备课组长李忠泽老师,带领办公室其余6名老师,有效高效组织物理教学,无论何时总能看到李老师在办公室工作的身影,不是在集体备课,就是在指导学生如何考前冲刺,耐心地给学生答疑解惑。蒋永达老师身体一直不适,有严重的腰疼。但身处高三班主任的位置,由于高三班级事务和教学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去大医院进行彻底的治疗。封校以来为了随时能够进班,关注学生情况,他每天在办公室打地铺。每天晚上由于腰疼,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同事们多次劝他回家休息,但他总是说:我走了这几十个学生怎么办?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每天坚持上课,辅导,讲题,做学生考前心理疏导等工作。康耀军老师在家听说要封校的消息,丢下家中的两个孩子给老人照顾,毅然决然地返回学校,不缺学生一节课。程豪俊老师,张少伍老师,吴英杰老师三位班主任也是每天住在办公室,全程陪伴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全心全意扑在学生身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高精神,这是物理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静态管理实施前夕,生物组的老师焦虑万分,如果在家怎么给学生上课啊,孩子们马上就高考了,这可耽误不起,于是她们赶紧通知家人送来了生活用品。只能住校,不管怎么样,也要跟学生在一起。房玉霞老师,王会珍老师,李晓涵老师,三位女同志舍小家为大家,这一住就是十几天。王会珍老师小儿子才三岁多,大的上小学在家上网课,同事有时候问她,想儿子不?王老师总是坦然一笑,撑过这段时间再说吧,每一名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他们更耽误不起。生物组的人团结在一起,让高三重要理综的三分之一没有掉队,所有的付出,值得。

高三二级部的其他学科组老师都在默默的坚守自己的岗位,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着什么是一高人,贾丽丽老师带着自己的闺女一起住校,不落学生一节课,每一位一高人都肩负着一份责任与担当,因为每一位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疫情封校期间,年级主任关传平除了统筹年级工作外,还承担17、18班的教学任务。班主任尚庆华老师和刘红伟老师,不仅承担两个班级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还承担100多名居家学生的网课教学,责任重大。各位老师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打赢后20多天的这场高考战役坚守着、奉献着。对于居家学生,年级专门安排了线上课程与在校学生同步课堂,不落下任何一名学生。

为了缓解学生的焦虑,张少伍老师和刘鹏杰老师各自率领本班学生搞起了班级篮球对抗赛,尚庆华老师和刘红伟老师带领本班学生踢了一场足球友谊赛,在运动中释放学生的压力。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的一切。加油吧孩子们,老师们辛苦了,疫情之下见证一高的师生情!

班主任全员到岗,全天候陪伴着孩子们,陪伴是好的教育,班主任们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更是时刻了解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所有在校的孩子们感到了家的温暖,正如年级的微信群名“高三二级部大家庭”班主任群“微笑一家人”一样,我们精诚团结,不惧困难,争创一高佳绩!

供稿:高三二级部丨配图:高三二级部

编辑:马胜凯丨审核:赵淑君

获赞:392

收藏:78

回答时间:2024-05-17 01:58:27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ahhrhs.com/23673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今日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