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 正文
毛*(1965年,毛主席罕见地发了一次火,从此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

来源:网友提问 浏览数:8338 关注:199人

最佳回答:

自古以来,我国的医疗资源就主要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一直处于缺医少*的状态,到了民国,有句话叫“医疗不下县”,导致广大农民的寿命普遍都很低。

毛主席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虽然毛主席在建国后很重视农村基础医疗,但医疗资源还是过度集中于城市。

到了1965年,毛主席看到一组数据:这一年,中国共有约140万卫生技术人员,其中70%的高级医务人员都在大城市,县城有20%,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却只有10%。

这个数据,让一生都在追求平等的毛主席大为震怒。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生气地说:“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其实,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就高度重视农村的医疗问题。1928年,毛主席认为红色**之所以能存在,主要有三点:一、工事完备;二、粮草充足;三、要有红军医院。做好这三件事,我们的事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1929年12月,毛主席提出要求:“卫生机关的组织应该特别使之健全,不要把用不着的人塞进卫生队,……要尽可能地解决缺医和少*的问题。”

到了1945年,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还特地提出:“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卫生事业。”把这个任务当作党的重要工作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要发展工业化,除了工人农民要有文化之外,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一个个都是病秧子,还谈什么发展工业化?

虽然工业化主要依靠城市的产业工人,但广大农民则是产业工人大的来源,如果农民身体不好,有病得不到医治,影响的还是城市工业化,终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死存亡,因此,毛主席特别指示说:“卫生工作不是孤立的,不能为了搞卫生而搞卫生,要把卫生事业和生产学习、改造人民体质联系起来。”

到了1965年,卫生部提交了一个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的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半年时间内,约有2800名医生去农村给农民巡诊。但是,全国有几亿农民,2800名医生下乡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听不到半点声响,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解决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

毛主席在批评了卫生部之后,还特地下了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养得起的医生,让他们为农民看病。”

因为新中国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医疗产业,西医西*价格太高,根本无法在农村普及,只能依靠传统的中医,但是在当时,有一种歧视中医的现象,毛主席就批评说:“中医对中国人民的贡献非常大,六亿人口能繁衍生息,是离不开中医的,看不起中医是错误的。……以后西医学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各地的医学院校和医院都开始重视对中医的培养,实现中西医的有效结合。

当然,毛主席也不排斥西医,而且认为中医也要向西医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解剖学,都要学,中国要有统一的医学,要为全人类的医疗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现阶段还是要以中医下乡为主,中草*在山区广泛存在,价格便宜,而且中医治疗也不需要那么多大型设备,方便易携带。

毛主席批评卫生部,除了上面提到的那段话,还说过:“(卫生部门)有宗派主义情绪,不积极扶持中医发展,不能搞这样粗暴的宗派主义。”

广大农民需要医生,但城市医生下乡只是巡诊,而且各个医疗队都是带些简单的器械,无法在农村实行医疗的“点面结合”,毛主席认为,广大农村需要的不是那种高学历的医生,学过三年医学就足够了,这些人学中医,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比那些*人的医生和巫医好得多,著名的“赤脚医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赤脚医生”的门槛相对城市医生来说比较低,但已经能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基本医疗的需要,无数“赤脚医生”在乡下治病救人,其实是中国当时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对农村的一种包底式扶持。

到1977年,经过12年的发展,全国的“赤脚医生”已经达到了150多万人,全国85%的生产大队都实行了合作医疗。

今天,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普及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广大农民在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上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毛主席等老一代革命家如果看到这些,应该也会欣慰了!

(参考资料:《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南方农村报》)

获赞:347

收藏:66

回答时间:2024-05-08 15:22:37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ahhrhs.com/178760/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今日更新
推荐阅读